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断裂与重塑:“村改居”后城郊新市民群体的身份认同研究--基于上海郊区的调查
小类:
社会
简介:
新市民,是农民中的特殊群体,在城市化的“圈地”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新市民,亦是市民中的新生力量,在“撤村改居”的制度安排中,成了户籍认可的城市居民;乡土生活的终结,城市生活的开始,身份的断裂与骤变之下,由“农民”到“市民”,城郊新市民,该如何认同与适应? 本文认为,身份认同可被视为主体对某一社会身份及其相应的权利、义务、责任、忠诚对象、认同和行事规则等方面全面的、整体性的获得过程或认同状态。本文正是在上述理念指导下,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理论,集中探讨身份认同的理论含义与实际内容;以大样本问卷调查、个人生活史访谈及参与观察等手段,针对上海城郊地区新市民身份认同情况展开实证考察,以期把握该群体“村改居”后的身份认同现状;思考其在身份认同形成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条件;结合影响新市民身份认同状况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因素,尝试对提升该群体市民身份认同的可行途径进行探讨。
详细介绍:
新市民,是农民中的特殊群体,在城市化的“圈地”中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新市民,亦是市民中的新生力量,在“撤村改居”的制度安排中,成了户籍认可的城市居民;乡土生活的终结,城市生活的开始,身份的断裂与骤变之下,由“农民”到“市民”,城郊新市民,该如何认同与适应? 十七大报告中,城市(镇)化作为未来发展面临的“五化”新趋势被郑重提出。城市规模的“扩张”及其“板块化”发展趋势已成为一种必然。城市化首先意味着城市空间在地域上的扩张。近年来,各地通过征用大量城郊农村用地以满足自身城市建设中对于空间的需要,并通过“撤村改制”、“撤村建居”、“撤村并镇”等方式力求实现城郊农村的就地城市化与征地农民的市民化。在此过程中,“村改居”后的城郊新市民也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涌现出来。相对于户籍安排的市民化,新市民在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市民身份转型对市民化乃至整个城市化进程来讲都具有更为重要、深远的意义,而为其核心内容的市民身份认同也更应作为一个社会热点而得到长期、广泛的关注。 本文认为,身份认同可被视为主体对某一社会身份及其相应的权利、义务、责任、忠诚对象、认同和行事规则等方面全面的、整体性的获得过程或认同状态。本文正是在上述理念指导下,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学科理论,集中探讨身份认同的理论含义与实际内容;以大样本问卷调查、个人生活史访谈及参与观察等手段,针对上海城郊地区新市民身份认同情况展开实证考察,以期把握该群体“村改居”后的身份认同现状;思考其在身份认同形成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条件;结合影响新市民身份认同状况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因素,尝试对提升该群体市民身份认同的可行途径进行探讨。

作品图片

  •        断裂与重塑:“村改居”后城郊新市民群体的身份认同研究--基于上海郊区的调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城市化推进必然伴随城市空间在地域上的扩张。因土地被征用而在户籍上由“村”转“居”的城郊新市民正是于此中伴生的群体。相对于户籍安排的市民化,以市民身份认同形成为核心的身份转型将更具深远意义。本文运用相关理论:解读身份认同的理论含义;借助实证研究,考察上海城郊新市民的身份认同状况;思考其身份认同面临的困境及存在的条件;分析影响其身份认同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因素,探讨提升其身份认同的可行路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有关征地新市民身份认同,既往研究尚较少涉及,借鉴已有成果之基础上,本文尝试如下努力: (1)研究对象上,明确界定在征地农民中于户籍上实现“村改居”且实现社区生活的城郊新市民之上,在集中研究其进入市民生活后的身份认同中为其他征地农民的身份转型提供参照;(2)理论框架上,解读身份认同的理论含义,完善新市民身份认同的分析框架;(3)研究方法上:以问卷调查、访谈、参与观察等实证手段,提升样本科学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征地农民市民化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伴生问题,已成为事关城市化推进及改革稳定的重大问题。我们将关注点放诸新市民“村改居”后的身份认同,这对帮助其完成市民身份转型,走出身份边缘化困境,进入主流市民生活具一定指导意义;对响应“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十七大精神亦具一定社会意义。 研究城市化推进较充分的上海城郊地区新市民的身份认同情况,对其它地区征地农民的社会身份转型亦具一定借鉴意义。

作品摘要

十七大报告中,城市(镇)化作为未来发展面临的“五化”新趋势被郑重提出。城市规模的“扩张”及其“板块化”发展趋势已成为一种必然。城市化首先意味着城市空间在地域上的扩张。近年来,各地通过征用大量城郊农村用地以满足自身城市建设中对于空间的需要,并通过“撤村改制”、“撤村建居”、“撤村并镇”等方式力求实现城郊农村的就地城市化与征地农民的市民化。在此过程中,“村改居”后的城郊新市民也作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涌现出来。他们主观上对市民身份的归属、认同将对城市化的推进及社会结构的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认为,身份认同可被视为主体对某一社会身份及其相应的权利、义务、责任、忠诚对象、认同和行事规则等方面全面的、整体性的获得过程或认同状态。本文正是在上述理念指导下,运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相关理论,集中探讨身份认同的理论含义与实际内容;基于上海城郊地区新市民身份认同状况的实证调查,考察“村改居”后城郊新市民群体身份认同的实际状况;于此基础上,思考该群体在身份认同形成过程中面临的困境与条件;结合影响新市民身份认同状况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因素,尝试对提升该群体市民身份认同的可行途径进行探讨。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理论研究阶段论文《建构——“村改居”后城郊新市民群体身份认同》,2007年11月参加复旦大学承办、华东师范大学等六校联合主办的上海市首届本科生社科论坛并获“优秀论文”奖: 理论研究阶段论文《建构——“村改居”后城郊新市民群体身份认同》,2007年11月入选《首届上海市本科生社科论坛论文集》; 第十一届上海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论文《“村改居”后城郊新市民群体身份认同研究——基于上海市闵行区吴泾镇两个新市民小区的调查》,2008年4月获得华东师范大学十六届“大夏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从2001年至2015年,我国城市化速度若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则将有2.5亿左右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 主要参考文献: 书目: 【1】卢汉龙:《2006—2007年:上海社会发展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陆益龙:《超越户口——解读中国户籍制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美)查尔斯·蒂利:《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谢岳译[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8。 【4】张静:《身份认同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期刊: 【5】陈映芳,2005,《“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J],《社会学研究》第3期。 【6】王莹,2008,《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研究评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5卷第1期。 【7】文军,2009,《农民的“终结”与新市民群体的角色再造——以上海郊区农民市民化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第2期。 【8】郁晓晖、张海波,2006,《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J],《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9】Andrew J.Weigert, J.Smith Teitge, Dennis W.Teitge. Society and Identity: Toward a sociological psychology[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10】Patricia A.Adler, Peter Adler. Sociological Odyssey.[M].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调查方式

大样本问卷调查、个人生活史访谈、参与观察、走访、现场采访、图片与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征地农民市民化作为近年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伴生的新问题,已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进入各领域研究者视野。 研究主体上:目前有关征地农民的研究多集中于征地补偿的制度安排及征地后该群体面临的一系列困境之上,基于心理适应、角色适应关注其失地后身份转型的研究则相对较少(有代表性的如陈传锋教授从失地农民征地后潜在的社会支持、心理过程、社会情绪出发进行的征地农民社会心理与市民化研究)。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多倾向于将研究对象定位于失地农民、城中村农民等比较宽泛的群体。本文则将研究对象界定在“村改居”后的城郊新市民之上,即在“村改居”推行中因土地全部或部分被征用而办理“农转非”手续,在户籍上实现“农转非”,且已然进入居委编制、获得相应社会保障、实现社区生活的城郊新市民。 研究视角上:农民到市民的转变不只在于制度安排的市民化,它更要求主体主观上实现自身对市民身份的归属、认同。曼纽尔·卡斯特认为,身份认同是一个旧身份不断分裂、新身份不断形成的去中心过程。霍尔认为,身份认同“建立在对人的这样一种理解基础之上,即人是完全以自己为中心的统一个体……自我的根本中心是人的身份认同”。由此可见,自我认同是个人身份认同中最核心的部分。然既有研究多围绕征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展开(如对社会保障、二元结构体制的认同),而较少涉及自我认同。对于影响身份认同的因素,研究也更强调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忽略研究对象生活满意度、主观幸福感、自我效能感、积极情绪、自尊、相对剥夺感等个人主观因素对身份认同和角色转换的影响。 研究方法上:现有研究主要采取逻辑分析和定性方法对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加以研究,定量研究稍显不足。 在充分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尝试作如下努力:(1)将研究对象明确界定在征地农民中已然于户籍上实现市民身份并进入社区生活的“村改居”后城郊新市民群体之上,以身份认同为切入点集中研究其进入市民身份后的身份转型情况,努力为其他失地农民的社会身份转型提供参照;(2)完善新市民身份认同的分析框架,强化研究的可操作性;(3)结合跨区域大样本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实证手段,提升样本代表性,为探求提升新市民身份认同的可行路径提供有价值、可借鉴且具备一定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Baidu
map